|
电 话:0516-88990055 18061106658
微 信:18061106658【玉源】QQ:1350789188 |
|
|
 |
|
唐宋元明清玉器知识品鉴 |
|
发布时间:2021/2/7 新闻类别:行业动态 点击次数:30 |
唐宋元明清时代玉器飞速发展,这些玉器均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色。
紫色百合香为您介绍古玉发展-唐宋元明清,使您通过知识综述,品鉴不同时代的玉器特色之处。
一、唐代玉器
隋唐时代各方面都空前发展,而且对外文化交往甚多,手工业也极其兴旺发达,但此时出土的玉器甚少,较为常见的有玉杯、玉碗、玉佩饰、玉带扣、玉带板、玉簪等几种类型。
唐代玉器的器形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风格与众不同,而且玉器上大量出现花鸟等纹饰题材,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,而且增加了实用性能较强的玉杯和玉碗。玉带扣和玉带板也是此时非常有时代特色的玉器制品。
二、宋代玉器
宋代玉器的雕琢工艺可以说出类拔萃。此时由于南北割据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,使得玉器的制作不仅具有传统的中原风格,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异域文化特色。
此时的龙凤图案玉器非常多,而且由于绘画在此时尤为兴盛,所以一些绘画方面的技巧也应用于玉器上,更加侧重于玉器的神态表现。
宋代玉器出现了几乎人人佩戴的趋势,更加向世俗化倾斜。不仅仅只是天子、贵族才能佩玉、用玉、玉器也成为了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身的普及品种。
道教文化在宋代十分盛行,这同样也对玉雕摆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,如神龟、仙鹤等为题材的玉雕就是当时社会崇尚的体现。
三、元代玉器
西夏、辽、金、元代玉器,都属于民族风格特色玉器。一般以花、鸟、鱼、虎、鹿纹饰为主。玉杯、玉洗、玉带板等实用性中原风格的玉器也在此时逐渐增多,这也是中原文化和游民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。
四、明代玉器
明代的玉器制造相当发达,镂雕十分精细,”三层透雕法”的出现也是明代典型的时代风格。
当时北京、苏州、扬州是全国的三大琢玉中心.
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中记载:“良工虽集京师,工巧则推苏郡.”苏州的琢玉工艺在当时被推为全国之首,对明代玉器工艺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.
明代中期以后,涌现出了不少琢玉大师。以陆子冈具有影响力。由他琢制的玉器称为“子冈玉”.他的作品玲珑剔透、精巧华美,各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。
纹饰方面,明代古人把祈求神灵保佑、幸福平安等美好期望也多反映在玉器的纹饰上,此时多以吉祥图案的纹饰大为盛行.
这些带有吉祥韵味的图案一般是八仙、三星、瑞兽、仙鹤、寿字、喜字、龙凤、鹿、梅兰竹、鸳鸯等,有时作为主体纹饰出现,有时作为点缀使用,可见这类题材的图案深入民心,并得到大力推崇。
明代崇尚文官治国的理念,所以当时的一些官员对金石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,由于这些主力军的加入,使得玉器的风格也逐渐转向了仿古之风。制作的玉器多按照青铜器样式加以改造和琢制。
有些文官不仅对金石学有着较深的造诣,其绘画技艺也是不可小视。玉器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受到文人画的影响,写意山水和诗句题款等方面更为创新,这在以前的朝代几乎是不见的。
与文人相关的还有文房用玉,这些玉器的出现也是与文人墨客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。
明代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,在冠服制度上用玉来区分不同的等级,所以玉带板在此背景下大量制作。用玉来标志等级贵贱也是封建思想的毒害。
五、清代玉器
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一个王朝。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玉器得到了空前发展,并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高峰。
玉器的产量、玉器的造型、玉器的工艺等方面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玉器所不能比拟的.
尤其是乾隆时期的玉器可以用“乾隆工”形容。各式仿古玉器、痕都斯坦玉器都各有特色。形体丰硕的陈设性玉器未见于前朝。这些丰富多彩的杰出作品,为我国古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艺术贡献.玉源雕刻,伏学华
|
|
|
|
|